季节交替,高血压患者别急着输液通血管!做好这件事才是重点!

李药师   2023-08-28 09:18:19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度过了处暑节气,这也意味着炎热夏天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天已经悄悄来临,在这个季节交替的时候,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喜欢去做一件事,那就是输液通血管。


(资料图片)

“输液通血管”这件事,特别是在没有相关适应症的前提下,通过单纯输注盐水或葡萄糖“冲洗”血管的这种做法,是一件乍一听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完全没有益处,还可能带来风险的“伪健康”行为。

在季节交替的时候,的确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但输液通血管,并不能像我们冲刷管道那样把血管中的“垃圾”冲洗下来,人体的血管网路是一个闭合的网络,其主要功能是完成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血液输送也灌注,里面所谓的“垃圾”,其实是脂质代谢异常的多余脂质,炎症反应物质等一系列物质,可能会对血管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质,这些物质通过输液并不能降低它们的浓度,而血管壁上已经形成的硬化斑块,也不可能通过输液的方式冲洗掉,因此,这种做法并不会带来任何的清除血管垃圾的效果。

除了不能带来获益,输液通血管的做法,还可能带来风险。一方面是静脉穿刺带来的输液感染的风险以及输液部位不良反应的风险,这种有创式的方法,带来的风险比口服药物要大得多!另外,输液直接进入静脉血管,会造成血容量的增加,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反而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对血压升高带来更大影响。

因此,在这里强烈不建议有些没有相关问题的朋友乱输液,通过输液的方式来疏通血管。

在由热逐渐转凉的季节交替期间,高血压患者真正应该注意的是什么呢?我们下面接着聊。

人体血管是有弹性的,这种弹性使其可以扩张或收缩,通过血管壁的压力(血压)完成了血液输送灌注的复杂任务,而同时人体的血管也会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出现轻度的“热胀冷缩”现象,在外界温度发生冷热变化时,健康人群的血管也会发生相应的热胀冷缩,但由于血管弹性好,人体还有血压调节机制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因此,这种情况对血压的影响是很小的。

而对于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来说,这种影响则更值得关注。有些高血压患者换季期间,气温由热转凉的过程中,受气温影响血压会出现进一步升高,或者是原本控制良好,进一步失去控制的情况。

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健康人群,室外温度超过5℃的情况下,气温每降低10℃,收缩压平均上升6.2mmHg,这种变化其实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但对于一些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血管硬化程度较严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来说,他们的血压对气温变化的敏感度就更高。统计数据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冬季的平均收缩压比夏季高出了31mmHg,舒张压平均高出了15mmHg。这样的血压波动,可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冬季发生心梗和脑卒中的风险几率升高1倍!

因此,在夏秋季节交替的时候,高血压患者更应该注意的是血压可能出现的波动,升高情况,这一点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至关重要。

如何应对季节交替带来对高血压患者带来的影响呢?我们至少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多加注意。

首先是做好血压的监控测量。对于一般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可以在季节交替期间做好家庭的血压自测,如果发现血压进一步升高的情况,应该积极的采取生活调理加药物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控制,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受气温变化影响更大的群体,这部分患者有条件的,建议做一下24小时动态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和控制情况,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血压控制达标率,以降低心脑血管风险。

其次是用药方案的灵活调整。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长期的降压药物治疗,才能够控制好血压。而在季节交替期间,如果通过血压测量发现使用原有的用药方案已经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达标,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用药方案,并进一步对调整后的用药方案进行监测,确保已经通过合理用药平稳控制了血压。

当然对于用药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对于一些情况比较复杂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受损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来说,会受到诸多限制,也会面临诸多难题,因此,很多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可以达到的降压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用药。

第三是生活调理方面的控制。秋季气候渐凉,建议高血压患者不要“秋冻”,而是应该更注意做好适时的衣物增减,做好保暖,同时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控盐、做好戒烟限酒,加强运动等方面的调理。“自古逢秋多寂寥”,秋季也是人心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季节,做好心理调适,保持平和心态,尽量减少心理波动对血压的影响,也是很有必要的。